黏蛋白基本信息介绍
更新时间:2016-06-22 点击次数:2986
黏蛋白(Mucin)是由体内多种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量糖蛋白。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分泌型和膜结合型。在正常情况下,
黏蛋白除了对上皮细胞组织起保护作用外,还参与上皮细胞的分类和更新,细胞黏附和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调节等。MUC2属于分泌型黏蛋白,在结肠、小肠及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该蛋白质在肠道的表面形成一层粘液层发挥润滑和拮抗致病菌的肠道黏附和侵袭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MUC2 100%表达于肠道粘膜上皮,目前已在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及肠道疾病中发现黏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出现黏蛋白的异常表达,其异常表达与临床预后相关。各种抗生素的广泛长期应用,一方面使耐药菌株增加,耐药因子迅速扩散,另一方面引起肠道菌群絮乱,造成肠道功能失调。
成熟粘蛋白是由两个不同的区域:
氨基和羧基末端区域被轻度糖基化,且富含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残基参与建立二硫内和黏蛋白单体之间的。
的10-80残基序列的多个串联重复序列,其中多达一半的形成的大的中央区域的氨基酸是丝氨酸或苏氨酸。这个区域被与数百饱和O-连接的寡糖。N-连接寡糖中也发现对粘蛋白,但在丰度比的O-联糖少。
糖基化和聚集
粘蛋白基因编码粘蛋白单体被合成为杆状核粘蛋白核心是翻译后由异常丰富改性的糖基化。
致密“糖衣”粘蛋白的给他们相当保水能力,也使它们耐蛋白水解作用,这可能是在维持重要粘膜障碍。
粘蛋白的分泌与分子质量约为1 10万大蛋白质的块状集合体。内的这些聚集体,单体被相互连接大多是由非共价的相互作用,尽管分子间二硫键键也可起到在此过程中的作用。